2021年上半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卫生健康委关心帮助下,州卫生健康局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工作,狠抓重点工作落实,顺利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新冠疫苗接种有序推进。全州累计疫苗到货256.55万剂,累计接种243.24万剂次,其中第一剂次疫苗接种134.77万剂,第二剂次疫苗接种106.47万剂,在全省各市州中第二个提前完成上半年阶段性接种任务。组织二级以上医疗机构840名医护力量在263个接种点值守,全力确保接种安全。截至目前,全州未出现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及死亡病例,疫苗接种稳妥有序推进。二是核酸检测工作全面开展。截至6月30日,全州累计开展新冠核酸检测118.78万人份,其中应检尽检80.36万人份,愿检尽检38.42万人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三是严格落实“人物同防、人物同检”要求。对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周边环境开展全面监测。截至目前,监测全州冷冻冷链食品经营场所1392家,检测冷冻冷藏食品6425份,从业人员核酸检测2044人次。今年以来全州共处理协查事项40起,涉及次密接和相关重点人员99人。四是持续开展消毒消杀。坚持做好对汽车站、火车站、机场、旅游景区、酒店、学校、隔离医学观察点等重点区域和公共区域开展消毒消杀工作。截至目前,全州重点区域200个均实现日消毒措施,其中集中隔离点10个,其他重点区域190个;公共区域日均消毒面积73.42万平方米。每日对各重点区域和公共区域消毒情况进行排查50余次,合格率100%。五是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黔东南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科学高效推动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圆满完成全州“两会”、第13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等26次重大会议及考试活动的疫情防控保障。先后对全州16个县(市)开展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冠疫苗接种等工作督查督导10次,有效提升全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能力。自2020年2月11日以来,全州没有新增病例和阳性无症状感染。
(二)巩固健康扶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防(返)贫行业监测和预警,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卫生健康扶持工作。组成10个帮助指导组对16个县(市)健康扶贫全面排查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持续推进,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不断完善,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一是积极申报现代医院管理省级试点。贵州医科大第二附属医院、黎平县人民医院被纳入第二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省级试点,全州省级试点增加至6家(第一批为州人民医院、锦屏县人民医院、黄平县人民医院、黄平县中医院4家)。二是持续巩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截止2021年6月,全州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占比22.82%,控制在30%目标范围内;医疗服务性收入达40.38%,达到35%以上目标要求;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达41.67%,同比显著提升。三是州委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有序推进。2021我局牵头的改革任务共有4项,截至目前,关于“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实施方案》”任务正在推进中。6月18日,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医疗保障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5部门印发了《贵州省不合理检查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我州方案正在制定中。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改革,制定《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方案》”任务已完成2015年-2020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情况调研,待省级改革方案出台后按要求制定我州改革方案。关于“构建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完善相关政策”任务,省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贵州省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在征求各市州意见,待省级文件出台后将及时按要求抓好落实。我局草拟了《黔东南州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意见(送审稿)》,正在进行法制审查,拟于近期按程序报州政府审定。关于“总结推广麻江县乡村医生员额制改革经验,制定《关于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任务,州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已研究通过,待提交州委深改领导小组会议审定。
(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一是“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创建全面开展。截止6月底,全州在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系统中51个申报了基本标准、17个申报推荐标准。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建设有序推进。上半年共建成发热诊室20个,其余发热诊室正在有序推进中。三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州现有卫生健康建设项目48个,2021年已完工9个,在建项目39个(其中州级项目3个,县级项目36个),项目总投资49.42亿元。截止6月30日,累计到达县财政或项目账户资金33亿元,到位率66%;累计完成投资30.53亿元(其中2021年1-6月完成投资6.6亿元),占84.78%。四是“十件民生实事”顺利推进。州儿童医院已经建成并于7月初全面开展诊疗活动。6个县级医疗机构提质扩能工作已全部完成建设,进入装修扫尾工程。其中,施秉县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建设项目处于装修阶段,部分投入使用;岑巩县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处于内外部装修及室外附属工程施工阶段;丹寨县民族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处于内外装修阶段。三穗县中医医院创建三级中医医院工作已通过省级初评,预计在今年10月份进行最终评审;天柱县妇幼保健院已通过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榕江县妇幼保健院二级妇幼保健院创建工作,已完成人员补齐、培训等工作,正在进行部分必要设备采购,预计在8月份接受评审。全州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任务26.18万,截至到6月底已完成16.92万人,完成率达64.65%。五是顺利完成《“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聘请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文本编制,并于7月6日经州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六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组织召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培训会,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进行了培训。截止2021年6月,实施医共体建设取得经验和成效的有锦屏县和麻江县;牵头医院主动作为、有行动的有黎平、雷山、丹寨等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成功复制二级医院管理经验,搭乘医共体“快车”实现快速发展的有锦屏县敦寨卫生院。
(五)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总体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2021年1-6月全州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32.27/10万,控制在500/10万的目标内。疫苗针对传染病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继续维持基本消除麻风病危害、消除疟疾、消除麻疹状态,继续维持无脊灰和无碘缺乏病状态。二是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稳步推进。全州HIV抗体检测56.08万人次,完成年任务54.2%;全州肺结核发病率43.21/1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24.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88.38%,均达到国家目标要求。三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得到加强。上半年,全州发现并报告“传染病暴发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114起,发病和中毒513例,无死亡病例。
(六)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工作有所突破。一是中医药民族医药工作取得新进展。完成68个基层中医馆“有馆无人”整改工作,完成组织申报个22“定制药园”和省级“十四五”中医药、民族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推动开展3家示范中医院、31家优质中医馆建设,推动三穗县创建三级中医院工作,已完成省级预评审,正向省中医药管理申报正式评审。争取黔东南地道药材进入贵州道地药材名录,收集道地药材典籍文献材料,经汇总共收集到263余种,其中植物药253种,动物药9种,矿物药1种,并报贵州中医药大学认定。二是大健康医疗产业工作有所突破。围绕“医、养、健、管、食、游”六大产业发展,推进全州大健康创新发展。截止6月底,全州大健康产业增加值达33.19亿元,招商引资落地项目20个,到位资金20.23亿元,重点项目投资4.96亿元,企业达0.56万户,从业人员达4.81万人。
(七)计划生育转型发展深入推进。一是人口计生主体指标运行基本平稳。截止6月底,全州常住人口出生16370人,同比增加887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3.72‰,同比下降0.24个千分点,人口计生主体指标运行基本平稳,符合预期。二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持续推动落实。全州惠及城乡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二女户154546人/户,预计发放资金4523.378万元。三是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2021年1-6月全州活产数21809人,住院分娩率99.53%,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14‰,均达到省责任目标要求。完成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项目检查1864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49.15%。岑巩县、天柱县妇幼保健院先后通过了“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估验收。四是计生协会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争取省计生协项目经费支持105万元,开展家庭服务中心、青春健康俱乐部等计生协项目实施;落实好失独家庭住院护理补贴保险服务,年初以来为36人/次申报理赔,落实赔付5.09万元;投入人口健康基金69万元,深入开展帮扶、慰问、救助和助学等活动;持续做好社会公益行动,对22名唇腭裂患者和16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手术救治。五是老龄健康事业稳步发展。积极申报基层医养结合服务试点6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1个、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试点3个、安宁疗护试点1个,选取三穗县作为试点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
(八)健康促进与教育项目工作稳步推进。全州共获得健康促进和教育项目经费362万元,凯里市和雷山县创建健康促进县(区),锦屏县、剑河县迎接国家健康促进县评估(复评)。积极开展健康科普、健康场所建设、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控烟宣传与无烟单位建设、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等工作。组织到凯里学院等4所高校和市属17所高中、初中及121所小学、214所幼儿园开展“食品安全”“结核病防治”健康讲座,受益人数达1285人。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项目建设总体推进较慢。在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中,目前还有岑巩县人民医院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台江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楼改扩建及设备购置、雷山县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处于前期建设阶段;天柱县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手续未完善,影响项目进度。目前台江县民族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凯里市三级综合医院建设项目存在停工状态。
(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保障要素没有完全到位。截至目前,2020年中央、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专项补助资金到位率仅达到64.5%,雷山县、岑巩县、黎平县、台江县4县到位率为零,到位率低的有:剑河县8.82%、从江县28.25%、镇远县38.75%、麻江县42.33%、凯里市76.59%。取消药品加成补助凯里市、麻江县、丹寨县、雷山县、镇远县、岑巩县、锦屏县、黎平县、榕江县、台江县10个县到位率为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原12项人均补助70元/人;年度预算项目资金24864万元,截止到6月底,中央、省、州项目资金已经拨付20022.05万,其中中央资金已经纳入“两直达”资金。
(三)疫苗接种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快。我州外出务工人员多,人员流动大,而疫苗接种周期较长,难以避免出现接种脱漏。部分人员外出务工,导致这部分人未能在州内完成后续剂次接种。
(四)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受奖励机制、激励机制、区域优势、服务保障等因素影响,我州在引进领军型人才、高尖端人才、高层次人才等方面仍较为困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培训工作进展“银龄计划”工作整体推进不理想,落地人数不多,截止2021年上半年,全州累计落地人数仅为9人(正高级人才1人、副高级人才8人),其中引进省外人才正高级1人、副高级1人,本单位或省内退休后返聘人才副高级7人。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强化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监测管控工作,严格落实境外、省外中高风险地区来州人员的管控。加强与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中心沟通对接,争取疫苗供应支持,确保疫苗供应充足。进一步强化调度,对工作推进滞后的县(市)开展驻点督导,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全州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增效提速。
(二)加强建设项目调度和督促指导,加快项目推进。建立半月一次的进度调度机制,及时掌握全州卫生健康项目推进情况,对较为缓慢的项目,通过约谈、通报、下发工作提示等形式督促加快进度。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加快计划开工建设的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确保项目下达就能开工建设。
(三)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继续加强公立医院收入结构监测,加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指标考核调度,建立一月一调度、适时提醒通报机制。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为抓手,抓好州级6个现代医院管理省级试点工作,协调人社部门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协调医疗保障部门调整完善医疗服务价格补偿机制,积极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四)持续推进巩固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继续巩固健康扶贫成效,做好易地搬迁安置点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后续帮扶工作。持续巩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成果,继续做好30个病种大病专项救治,不断完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五)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指导各县(市)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复核,督促州直医疗卫生单位完成推荐标准的复核。督促各县(市)落实村医待遇,做好村医培训,提高村医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