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通过持续巩固基本医疗有保障、实施大病专项救治行动、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加强因病致(返)贫监测等措施持续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
一是持续巩固基本医疗有保障。在完成医疗机构“三建成”、医疗技术人员“三合格”、医疗服务能力“三达标”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社区医院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等活动,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全州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服务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家,达标率92.62%,力争2025年实现100%目标要求。全州乡镇卫生院实现中医馆全覆盖。实施村卫生室提质改造,在2024年76.61%达标率的基础上提升至80%。累计创建“社区医院”15家;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23个,2025年将新建4个县域医疗次中心。
二是实施大病专项救治行动。30种大病专项救治实现“应治尽治”。截至目前,全州30种大病专项救治累计救治大病患者28606人,其中一般脱贫户21464人、脱贫不稳定户2202人、边缘易致贫户152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411人,对不需治疗的大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应治尽治。
三是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严格执行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对通过转诊渠道上转上级医疗机构继续治疗的,上级医疗机构同样执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切实减轻患者住院垫资压力。截至目前,全州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在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落实91917人次。
四是加强因病致(返)贫监测。对因病致(返)贫风险线索,及时排查和核实,落实未消除风险“三类人员”的帮扶措施。截至目前,已核实并落实帮扶措施录入健康防贫管理累计4928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89人、边缘易致贫579人、突发困难户4160人)。乡村振兴监测对象户135.25万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约112.58万人,已签约中慢病患者13.289万人。四类重点慢病季度随访率均达到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