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发展,疾病救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县市结合既往就诊率排名前十位的疾病谱及转诊率较高的常见疾病等实际情况,明确了重症医学、急诊急救及5个重点科室,列入县级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工作计划。共涉及24个学科,其中重症医学、急诊急救2017年建成,其余心血管内科、骨科、妇产科、儿科等建设全部启动。完成检验中心16个、病理诊断15个、医学影像中心15个,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对9个县10家消毒供应中心开展验收工作,全部达到基本标准。组织专家验收雷山县血透室,2017年10月开科收治患者,实现全州各县市血透室全覆盖。县(市)中医院完成整体建设12个,启动建设42个。
二是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医院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州各医院电子病历应用国家评级最高为3级。24家医院建立了HIS系统,13家医院建立了电子病历系统,20家医院建立了LIS系统,21家医院建立了PACS系统,占总上报数的比例分别为92.31%、50%、76.92%、80.77%。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效率奠定基础。
三是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巩固,优势资源进一步下沉。浙黔对口帮扶全覆盖,支援医院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帮扶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并陆续分批派驻200余名高层次专家到受援医院,开展门急诊量2万余人次、教学查房2440次、学术讲座606次,开展手术及示教2146次、会诊疑难病例1688人次,担任学科带头人83人,建设特色专科26个、开展新技术130项。同时接受长短期进修学习1000余人。患者得到充分体现城市医院优质医疗资源逐步下沉到县级医院,不断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在杭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州卫计委得到2016-2017年度对口帮扶工作经费235万,用于重点专科建设中人才培养、新增设备和改善电子病历系统。其中三穗县、榕江县、岑巩县共计200万元,35万用于除了台江、剑河、黎平以外的12家贫困县县级医院,根据重点学科建设、人才交流人数分别下拨2-4万元不等,两个帮扶项目已验收合格。
四是专科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2017年16个县(市)人民医院共派出培训人员226人,其中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儿科、妇产科等医务人员163人,医学检验、放射科、病理科等医技人员63人。中医方面派出进修学习61人。通过进修学习,专科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